1月19日,回到国内的商务部长莫里循站在办公室里,办公室对他来说已经完全陌生。出去的时候还是在北平,回来之后就到了新的京城。

尝试分辨新旧两处京城的区别,莫里循很快感觉新京城毕竟靠南上千里,气温比旧京城高了那么一点点。莫里循此次归国的选择了走苏联这条路线,冰天雪地的苏联与地上有残雪的中原地区相比,气温差别更加明显。

就在此时,秘书送进来了一个纸质文件盒,看到这熟悉的盒子,莫里循心中当即欢喜起来。这是给部长以及更高级别官员的内参,里面都是重要的最新报告。级别不仅意味着拥有决定权,更意味着知情权。在某种意义上,知情权比发言权更重要。

莫里循坐到新的办公桌边,翻看起新闻内容,第一条竟然是关于苏联的,经过苏共中央委员会的讨论决定,越飞被解除外交委员(部长)职务,接替他的是副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。

停下阅读,莫里循回想起自己经过苏联的时候,,接待他的是苏联商务委员(部长)。两人就1926年的中苏贸易进行了谈判。回想苏联商务委员(部长)的一些话,莫里循觉得苏联的态度稍显奇怪。

第二天上午,出访团向中央做了工作汇报。此次前去欧洲非常有收获,不仅是外交上的,更是外贸上的。下午,莫里循自己向何锐与吴有平两人做了报告。说到苏联的时候,莫里循提起了苏联商务委员(部长)的一些比较奇怪的地方。

吴有平听莫里循说,苏联商务委员(部长)居然询问起中国分地后的农业发展,也觉得着实奇怪。一般来说,如果不是中国分地后发生了特别糟糕的事情,以至于引发了苏联的关注的话。很大可能性是苏联对中国土改模式有兴趣。

当然,也存在别的可能性。那就是苏联商务委员没话找话,问了些个人在意的问题。吴有平把所有想象都给掐灭,继续与莫里循就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开始讨论。

新上任的苏联外交委员(部长)李维诺夫上任后,通过苏联驻华大使向民国政府转达了他访问中国的意向。吴有平询问这个人有没有主动与莫里循交流过。

由于此次见到的人太多,莫里循想了片刻才最终确定,“完全没有和这个人接触过。”

吴有平也没多问,就询问莫里循对于苏联现在的感觉如何。

莫里循回想着看到的苏联城市,表示自己没去过沙皇俄国,也没去现在的苏联农村,单纯从此次能看到的一鳞片爪来说,苏联的城市秩序看着不错。尤其是在沙皇俄国时代的底层民众,从社会制度保障到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文明破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雅读文学只为原作者绯红之月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绯红之月并收藏文明破晓最新章节第925章 英国崩溃(五)